春潮奔涌萬象新,擊鼓催征再出發。2025年一季度,新發展交通集團積極響應自治區黨委、政府號召,以“起步即沖刺”的奮進姿態,緊扣“穩投資、提效益、防風險、促轉型”主線任務,推動品質建造技術攻關、路網服務品質升級、人工智能賦能發展,以一季度“開門紅”為廣西高速公路建設運營注入新動能。
巴羌高速巖灘水庫特大橋
實干為先 項目建設開足馬力
3月的巴羌高速巖灘水庫特大橋施工現場一派繁忙:巨型塔吊將預制格子梁、UHPC橋面板精準吊裝至百米高空,電焊弧光閃爍在鋼筋水泥間。這是廣西首座“型鋼-UHPC輕型組合梁”斜拉橋,這項創新將大大減少混凝土的使用量,同時受力性能更強、耐久性更好。目前,巖灘水庫特大橋主塔塔身已完成,預計9月實現主橋合龍。
上峒高速瀝青攤鋪現場同樣熱火朝天,160度高溫的瀝青混合料(下面層)經壓路機碾壓形成平坦的路面。項目推廣應用智能碾壓數字化攤鋪技術,為司乘人員提供舒適的行車體驗。截至3月底,上峒高速路基工程累計完成96%,路面工程累計完成21%,為今年年底通車打下堅實的基礎。
一季度,新發展交通集團全力推進高速公路項目建設,通過年初工作部署會統籌要素保障,采取“一線蹲點”“24小時不間斷施工”等手段推動在建項目提產擴能。針對建設難點建立問題庫、倒排工期、專班攻堅,確保工程加速推進。截至3月底,集團公司工程形象投資累計完成45.18億元,巴羌高速、上峒高速、百色南環線、來賓西過境線等項目捷報頻傳,建設進度全面提速。
客服員利用AI智能體高效處置節假日復雜事件
科技賦能 打造智慧服務新樣板
廣西“三月三”前夕,新發展交通集團開發的DeepSeek客服AI智能體上線試運行。在節假期間,智能助手與客服人員協同,24小時為司乘提供路況、收費、救援等精準指引,實現接單即答復的超快響應。一季度,新發展交通集團積極布局人工智能賽道,推動高速公路運營向智慧化、精細化、低碳化轉型升級。
人機協同,保通保暢。引入無人機實現遠程操控、自動巡檢,覆蓋路基路面、橋隧邊坡等關鍵區域,并實時識別違停、事故等異常事件。該模式將逐步推廣,輕微事故處置有望縮短至10分鐘內,處置效率提升40%以上,為破解“小事故、大擁堵”難題提供科技解決方案。
引車上路,優化服務。依托大數據分析、技術平臺建設等開展賀巴高速精準引流服務,探索個性化出行推薦、線上線下聯合營銷等精準引流模式,不斷推動通行效率與運營效益雙增長。
一季度,得益于多項有力舉措,新發展交通集團經營指標持續向好,各節假日保通保暢工作成效顯著,轄區車流量同比上升6.79%,其中春運期間車流量同比上升7.94%,緩行事件同比下降73.68%,春節期間未發生道路中斷事件,車輛通行有序。
多元經營 激活產業經濟新活力
唱山歌、拋繡球、制作五色糯米飯……“三月三”假期,新發展交通集團所轄服務區人頭攢動,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吸引著過往司乘人員沉浸式體驗“最炫民族風”。截至3月底,新發展交通集團所轄服務區交旅融合引流超845萬人次,充電樁充電量較上季度增長44%。一季度,新發展交通集團錨定資產資源開發經營增長曲線培育目標,通過加大招商力度、加強服務保障、拓展新興業務等手段,以創新思維推動“多元化經營”發展。
以服務區為載體,打造“年貨市集+文化打卡”沉浸式消費場景,引入窯雞、酸嘢等20類廣西特色商品,開展30余項展銷活動,實現臨時展銷創收不斷增長。其中,大年初二起連續6天全線服務區單日銷售額均突破200萬元,凸顯消費活力與運營成效。
交旅融合取得新突破。依托“那”文化主題資源,新發展交通集團加速開發那馬服務區閑置土地,創新開發蓮花山地塊旅游資源,通過引進露營基地等特色業態,聯動推進大化服務區旅游綜合體建設,構建“交通+旅游”協同發展新格局。
充電樁建設助力服務再升級。截至目前,新發展交通集團投資建設充電樁791臺,共1568根槍,形成所轄全線路段服務區充電樁全覆蓋,有力保障節假日期間充電服務。(通訊員:馮曉華、宋鴿)